收集卡带的时代

我不确定多少人看过霍炬一个月以前写的那篇广泛流传的《互联网完蛋了,已经》。

是在今天花大概三四个小时的时间去排版一篇微信公众号文章的时候,我才有了深切而真实的感受。花更多的时间去为了美观的排版而不是内容的创作,这是本末倒置的事。于是没忍住在朋友圈里吐槽:

1.互联网发展到今天为什么会丢掉markdown这么优雅的写作语言。
2.开放的博客到半开放的微博到封闭的公众号,这是不是人到猴子的退化。

吐槽的原因在于公众号后台的编辑器实在太难用了,大概正是因此,才有了那么多五花八门的第三方编辑器。

有人在评论里问道,为什么会是这样的情况呢?我想了想,没想到答案,却想到了更多不可思议的荒唐的事。

比如:5月份微信在俄罗斯遭到封杀,俄政府要求网络服务提供者需向俄相关政府部门登记。

比如:7月份苹果宣布投资10亿美元在贵州建iCloud数据中心。

比如:8月份印度政府要求包括小米、Vivo、OPPO、联想和金立在内的中国手机厂商递交有关手机安全措施、架构、框架等方面的报告并有可能要求这些厂商将服务器设在印度境内。

比如:9月份Google 悄悄地停止反对美国法官对海外服务器上数据的大部分搜查要求。

再比如最近微博和微信更新隐私协议。

更不用说今年如雨后春笋般出台的那些奇奇怪怪的法律法规。

没有人会记得仅仅是在几年前,微博因推行实名制遭到了几乎所有中国网民的反对;美国国会因审议SOPA法案遭到包括Google、Facebook、Wikipedia、Reddit在内的几乎所有美国互联网巨头的Blackout抗议。也仅仅是过了这屈指可数的几年,网民如温水煮青蛙一样地变乖了,一向宣称不作恶的Google最终也将其著名的格言“Don't be evil”改成了“Do the right thing”。

霍炬在文章里提到www的发明者Tim Berners-Lee,还有Twitter的创始人Evan Williams,是的,不止一个著名人物谈起过现在的互联网已经完全错了这个看法。Google、Facebook、Amazon、Instagram,中国的BAT系列,这几个互联网大鳄几乎承包了人们所有的日常。开放、共享和去中心化的互联网正变得越来越集中也越来越狭窄,它让人不禁想起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资本主义金融寡头的垄断统治。

所以你又看到了最近华为和微信关于用户数据的战争,以及国家版权局约谈音乐平台和唱片公司要求避免授予独家版权的新闻。

大概真的诚如Evan Williams所言,开放的网络早已病入膏肓。总体来说,互联网已经不再关心创造力了,它现在是一门生意。

那么,距离回到人们收集古老的游戏和音乐卡带,收藏光盘和唱片的时代也许真的不远了。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翻译推荐:纸托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