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推荐:Inoreader

大概是在2015年的时候,我曾经在朋友圈里写下这样一条状态:

将鲜果里所有的订阅转移到了微信公众号,Google Reader挂掉之后,RSS变得越来越小众了。

写这条状态的时候有一点失落。鲜果好像是在Google Reader于2013年7月彻底挂掉之后无可奈何的一种替代性选择。转移是因为彼时已经有越来越多的feeds无法抓取,因为墙的存在,或者作者转移平台的停更,或者一些其他的原因。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博主和媒体开始在微信这个平台上运作,官方一天一更的配额限制似乎也在某种程度上保证了生产内容的质量。

2015年,距离博客的诞生已经整整十五年过去了,距离中国大陆地区第一家提供微博服务的饭否的诞生,也有足足的七年。再往前去一年的2014年,便有人在知乎里问了那个被四十多万人浏览的热门的问题:新浪微博是怎么一步步衰退的?问题下面的一千八百多条评论里,各种唱衰的分析和回答如火如荼,不绝于耳。

仅仅三年不到的时光过去,我们最近又看到了新浪微博2017年的第一季度财报:

截至2017年3月31日,新浪微博月活跃用户达3.4亿,同比增长30%,其中,91%的用户都是通过手机访问。相比之下,Twitter月活用户约3.28亿,也就是说新浪微博超越Twitter成为全球用户规模最大的独立社交媒体公司。(中关村在线)

可以说这是一份出乎大多数人意料之外的“成绩单”。作为一个后来居上的模仿者,竟然在月活上超越了它的模仿对象(我似乎不太能够想象某一天人人网的月活会超越Facebook)。我感觉震惊的原因在于,自己上一次的微博更新还是五年以前。这中间虽然数度尝试过回去,却发现自己再也不是当初那个朋友们眼中的微博控了。

微博从2011年之后就开始变得极其无趣了,其中的原委不言而喻,大家心知肚明。即使是今天,它依然激起不了我的任何兴趣。早晨为了写这篇文章,又特意跑回去转了一圈,迪丽热巴的鞋子竟然上了热搜(什么鬼?),趋势上90%是关于明星和娱乐,热门里大多也是一些无关痛痒的社会新闻和心灵鸡汤。对了,还有满天飞的广告和推销。

你看,这不正是知乎“精英”们分析的微博江河日下的重要原因么,如同当初这个“高端”社区里在美国大选期间热捧特朗普的那批人一样,没人会想到,现实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变了脸色。所以身边的确是有一批人重新回去了微博,包括90后和00后新鲜血液的注入(早晨就看到了鹿晗的粉丝和迪丽热巴的粉丝在某些评论里吵得不可开交呢),他们促使了这个昔日几近衰落平台的起死回生。

但是我依然没忍住在微信群里讲,我真的不明白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都是去喜欢鹿晗。很多人讲,这是一个出明星而不出作品的时代。我的体会是,听完了赵雷和李志之后,我最近又开始跑回去听周杰伦了,因为好像并没有更好的选择。我悲哀地感觉,自己好像开始老了,已经跟不上新新人类的审美和潮流。是在另一个朋友提示“是不是我们的思维固化了,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思维”的时候,我才渐渐地有些茅塞顿开。

这些年轻人在同一个平台上follow他们的偶像,和当初我们在这个平台上follow我们的偶像,本质上又有多大的区别呢。我们也曾因为自己喜欢的偶像丢脸过被取笑过不是吗。每一代人总要背负属于那一代人的沉重的标签,作为“垮掉的一代”80后已经从70后的批判中渐渐走出来,90后作为所谓的“脑残的一代”正在检阅着新世纪的晚辈们。我们审视别人,我们同时也被别人审视,是在这种审视与被审视的循环关系中,一代人才终于如同夹心饼干一样有了自己的定位。

没有人知道90后和新世纪的花朵们最终如何在这个光怪陆离变幻莫测的社会中如何开放,但是不要紧,Time will tell。

也有人说,成长的本质是怀旧。我在内心问自己到底怀念的是什么呢。

是在屈指可数的几年前,我们有着较为宽松而自由的网络环境么,那时候的新浪微博还不像今天这样热闹而喧哗,知乎还只能通过邀请码注册,大多数的网络社区里,大家还稍为理性,关心社会。但是极其迅速地,这些声音仿佛一夜之间被洪水淹没,一些人消失了,一些声音消逝了。就像海啸一般,驱使着网络上的难民们不得不从一块陆地漂向下一块陆地。

2013年之后,更多的人漂向了微信这个大平台,公众号和朋友圈的功能使得这个短时间内迅速崛起的产品并不仅仅是一款IM工具。《New York Times》曾在一期视频中将其比喻为瑞士军刀,因为你几乎可以使用它做任何你想要做的事情。厉害而可怕。

我始终不太喜欢这个平台,哪怕今天它的使用者已经超过了九亿,公众平台的账号也早已超过了两千万。但就像我在之前的文章中写到的那样,微信从来都是一个封闭的空间,与开放共享的互联网相比,它看起来像是一个怪胎。在自己把所有的订阅从鲜果转移到公众号之初,我们仿佛欣喜于找到一片新的落脚之地,犹如在海上茫然地漂流很久之后遇见新大陆那样的惊喜。只是在很短的时间过去,账号里渐渐尘积了越来越多的未读文章,它像雪球或者肿瘤一样,越长越大。

利益的驱动带动了创造者或者抄袭者的内容生产,有人将其称之为自媒体或者创业。但是这种内容生产却并没有持续的质量担保。是的,无药可救。

朋友圈更是如此。有人曾感慨,微博作为一个陌生人的社交平台,网友之间更多地在分享着一些有趣的信息,而微信作为一个熟人的圈子,大家却好像更多地在分享着一些无聊而无趣的东西。没有人知道为什么。但是有一点却很有趣,因为我和她开玩笑说,曾经的幸福是期待活在新闻联播里,现在的幸福却好像是期待活在朋友圈里。笑。

当然,封闭归封闭,公众平台仍有一点功不可没,它在无形之中培养了一部分人的写作与阅读习惯,如同博客时代一样,区别在于换了一个平台而已,从互联网转移到了移动互联网。而在这两种产品之间,我们曾经有过领一时风气且无人能及的微博,它也曾改变过人们的网络行为,那时并没有人批评碎片化阅读,也没有人在公众号文章里写太长不读是这个时代没有耐心的集中体现。

只是在最近,自己好像又找到了新的大陆,公众号似乎是可以彻底抛弃了,再也不用去忍受和阅读各种被阉割被篡改被审核和自我审核的文章,不用担心今天关注的账号明天发现竟然莫名其妙地蒸发了,更不用像之前那样费尽气力地去点击浏览器里的一个个书签,从一个页面艰难地跳转到另一个页面。因为我竟然发现了Inoreader这么赞的东西。它彻底解决了上面那一堆的烦恼。

还是说说这个产品的本身吧,whois信息显示,Inoreader于2013年注册于保加利亚。同样冷门的是,它的三分之一的用户是来自日本。和Google Reader一样,它有着强大的订阅源内容抓取能力,大多数情况下支持全文抓取,包括对墙外的新闻媒体和学术博客内容的获取。个人感觉,很多在Feedly里找不到的订阅源在这里都得到了极好的支持,而且有订阅源组合包功能,与组合包功能类似的是,每个订阅源本身又支持类似订阅源的检索。功能界面方面,它支持约30种语言显示。内容方面,它支持一键获取全文或去源网站,同时具有类似于Google Translate一样的全文翻译功能。分享方面,它支持一键分享到几乎所有你能想到的平台(同时支持调用系统自身的分享接口),包括一键保存至Evernote、Onenote、Dropbox或是Pocket、Instapaper等。检索方面,它既支持在公开订阅源里检索,同时也支持在个人订阅源里检索(这意味着,只要你记得关键字,哪怕只是对之前的阅读稍有印象,就能找到文章出处)。甚至支持对Twitter、Facebook和Google+账号信息流的订阅以及Google News中的关键字订阅。与Gmail类似,它同样支持用户创建过滤规则,过滤功能本身又支持对成人内容和相似内容的滤除。除了有着丰富的快捷键解放鼠标之外,Inoreader还有着极其实用的统计功能,用于每个订阅源的阅读数据统计,周期上它支持按照日/周/月的时段统计(还有饼状图呢)。对于那些一定时期内不更新的订阅源,系统会友好地进行标红提示。平台和系统方面,Inoreader目前已覆盖主流的iOS和Android,甚至还有专门的Chrome插件,网页版的阅读进度和App阅读进度亦能保持同步。

总之呢,所有你能想到的,甚至你没有想到的功能,Inoreader它都有了。这也是激发我在这里浓墨重笔地推荐它的理由。而且我相信,在使用的过程中,你一定会发现更多有趣的功能。

最后,我其实想说,在这样一个信息以几何倍数裂变爆炸的数字时代,RSS使得信息获取变成了自动化的工作,把我们从常规性的信息检索中解放出来,让我们有更多的时间去从事阅读和创造,而不是把大量的时间浪费在寻找阅读资料的过程中。

所以,和那次转移鲜果订阅一样,我现在已经基本不再阅读公众号了。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商务邮件的基本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