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英语是如何成为世界语言的?

英语作为全球通用语言的地位,既非偶然也非一蹴而就。它是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和技术多重因素交织的产物。从盎格鲁-撒克逊时期的部落语言,到如今覆盖全球的“国际语”,英语的演变历程反映了人类社会从封闭到开放、从区域到全球的深刻变革。本文将从历史根源、全球化推动、语言特性、文化传播及当代挑战等角度,系统探讨英语成为世界语言的多维度原因。 一、历史根源:殖民扩张与帝国遗产 英语的全球化传播始于16世纪的英国殖民扩张。随着“日不落帝国”的建立,英语被带入北美、南亚、非洲和大洋洲的殖民地,成为行政、教育和贸易的通用语言。例如,印度虽保留多种本土语言,但英语因殖民历史成为官方语言之一,至今仍是高等教育和司法系统的核心工具。 关键事件: 大航海时代与殖民扩张 :英国通过海上霸权将英语植入美洲(如美国、加拿大)、亚洲(如印度)和非洲(如南非)。 美国的崛起 :19世纪末至20世纪,美国通过工业革命和两次世界大战成为超级大国,其经济与军事影响力进一步巩固英语的国际地位。 国际组织的推动 :二战后,联合国等国际机构以英语为工作语言,尤其是美国主导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如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强化了英语在金融领域的权威。 二、全球化浪潮:经济、科技与文化的三位一体 全球化是英语普及的核心催化剂。经济合作、科技交流和文化输出形成合力,使英语成为跨国沟通的“默认语言”。 1. 经济全球化 英语是国际贸易的“润滑剂”。据统计,全球80%的电子化信息以英语存储,跨国公司的内部沟通、国际合同签署均依赖英语。例如,国际航空管制统一使用英语,以避免因语言差异导致的安全隐患。 2. 科技与互联网的推动 英语在科技领域占据绝对主导。全球约60%的学术论文以英语发表,顶尖科技期刊如《自然》《科学》仅接受英语稿件。互联网的普及更放大了这一优势:英语内容占全球网页的80%,社交媒体平台(如Twitter、Facebook)以英语为默认语言,进一步降低非母语者的学习门槛。 3. 文化输出与软实力 好莱坞电影、流行音乐(如披头士、泰勒·斯威夫特)和快餐文化(如麦当劳、星巴克)通过英语载体渗透全球。美国的文化产业年产值超2万亿美元,其输出的不仅是商品,更是一种以英语为媒介的生活方式。此外,英语教育产业(如托福、雅思考试)形成全球产业链,推动语言学习的商业化。 三、语言特性:简单性与包容性 英语的语法结构和文字系统为其...

商务邮件的基本礼仪

两年半前,职业路径发生了一些转变,从互联网行业的翻译切到了传统制造行业的数字营销,虽然岗位和工作内容都发生了不小的变化,不过仍然在使用语言工具与国际友人以及面向国际市场的产品打交道,虽然一个是软件,一个是硬件。不同的岗位要求不同的思维方式,翻译是语言转换的艺术,数字营销则需要借助渠道和工具,更多地发挥主观创意,小到一句话的产品文案,大到一场黑五季的整合营销,都需要具备营销思维或营销创意。 也是在这过去两年半里,工作很大一部分则是与国外的客户打交道,看了下我的 Foxmail 客户端,粗略估算,两年多的时间里,我写了不下 2000 封商务邮件。虽然读书的时候也有学过 “ 外贸函电 ” ,但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则完全不可同日而语。这篇文章,自己构思了很久,之前也零碎地在工作中与同事分享过,熟能生巧,今天也许是一个合适的时机,把它系统地写出来,欢迎各位读者不吝指教。 1. 请确保你的邮箱有签名,如果没有,请前往你的邮箱 “ 设置 ” 功能中填写,签名档一般包含姓名、联系方式,公司名称、地址、电话、社媒、官网等相关信息(签名档尽量不要使用图片) ; 2. 请确保你发出的每一封邮件正文都至少有五个部分:主题、称呼、问候、主体和祝福; 3. 请确保在正文中提到附件时要在邮件中添加附件(大部分主流邮箱已经有了自动提醒的功能),如果忘记添加,请务必再发一封道歉信,并附上附件; 4. 如果可以,请确保对客户的每一封邮件致谢(致谢可以从多个角度,即使客户的邮件本身是负面的); 5. 客户发来的邮件,请务必及时回复,有问题解决问题,有咨询回复咨询,不可不回复(除非邮件本身已无回复的价值); 6. 给客户发邮件尽量使用客户的 full name 或 first name (尤其当你不确定客户的性别时),尽量不要使用非正式的 “dear” 这种,实在无法获取相关信息,建议使用 Dear Sir/Mamam/Hi Team 等; 7. 针对客户提出或提到的每一个问题或 point ,有理有据、结构鲜明、逻辑清晰地回复,语气礼貌但不卑不亢,不错过不忽略客户的每一个关切; 8. 客户提到多个问题或话题的时候,建议使用有序列表或无序列表; 9. 能使用超链接的时候,不使用大附件(不是所有的邮箱服务器都支持接收大文件),图文混排的时候需要注意美观,不要在邮件里插入巨长(很丑)链接(必须插入 url 的时...

疲惫生活里的英雄梦想

公司开会缘故,要求每个人提交一张18岁和22岁之间的照片,直觉地翻了一下手机相册,别说是18岁,28岁的都没找到一张。我不是一个爱照相的人。转念一想,18岁到22岁的自己在做什么呢,算了一下,好像正好是大学时代。于是去翻大学兄弟的QQ空间,一个多年不用的通讯工具,浏览过程堪比考古。 然后,看到了27岁的自己穿着Freeman的T恤在南宁游荡,看到了兄弟们一个个结婚的现场,再往前,啤酒和荷尔蒙齐飞的大学时代,杀马特的发型,不堪入目的毕业典礼。看了一眼自己的留言板,最早的一条居然可以追溯到2007年。15年了,这个我原本以为早该荒无人烟或者只有新生代使用的虚拟空间,仍然有朋友在分享生活的点滴——工作或者晒娃,以及发广告的,没有觉得很突兀,反而感觉一丝丝温暖。 不知道是不是像很多人调侃的那样,已经人到中年,这几年——准确来说——是这两年,非常明显地力不从心,进入了一个崭新的行业,从事了一份毕业以来最忙的工作,记得以前常常有朋友说我怀旧,如今只感觉步履不停,别说是回望,连停下来思考的瞬间也很少了。不记得上一次完整地读完一本书是什么时候,博客和公众号基本是年更的频率,连Twitter最新的推文也几乎停留在两年前了。那些从前看到的关于中年生活的可怕或无聊叙述,好像正在自己身上降临。 我需要承认,和从前的我相比,某种程度上,自己变得愈发地无趣了,没有灵魂了,像那周云蓬的诗——笨孩子摊开作业本,女教师步入更年期,门房老头瞌睡着,死一样沉。 开会,邮件,数据,加班,汇报,OKR,客户——我的生活除了工作好像再无其他,一个面目可憎的打工人。上面是疲于应对的老板,下面是一个个躺平的同事,自己就像一块尴尬的夹心饼干——我是中间那个部分。筛选简历时要不要考虑性别,面试时被问贵公司加不加班,要不要听从建议去内卷同事,太多的时候都是鸡蛋与高墙的选择,逼迫你成为一个要么可爱要么可恶的人。 不止一次地回想起那句被引用到媚俗的罗曼·罗兰的名言“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我不知道自己是否认清了生活的真相,也许只摸到了它的冰山一角,那一角是关于工作的,也是上面这一堆疲惫的叙述。记不清多少个清晨和夜晚,离家和归家时大宝和小宝已然在熟睡,过去的两年里,一些重要的节日和纪念日一次次因为工作而改期或取消,6月底,你的生日,在德国出差,在慕尼黑乡间河边,看见那些工作日下午...

2021年,我们失去了这些译者

《 2020年,我们失去了这些翻译家 》 《 2019年,我们失去了这些翻译家 》

2021年全球语言行业融资并购事件

DEC 29, 2021 独角兽 Verbit 宣布收购Automatic Sync Technologies 2021年12月15日,总部位于纽约的多语言转录和字幕公司 Verbit 宣布收购以政府和教育为重点的字幕供应商 Automatic Sync Technologies(AST)。   Verbit 现在的估值为20亿美元,Verbit 曾于2021年5月收购美国媒体字幕公司 VITAC。在2021年6月进行了D轮融资,筹集了1.57亿美元。在2021年11月,该公司宣布其E轮融资高达2.5亿美元。   DEC 20, 2021 Unbabel 收购 LSPLingo24 人工智能机构 Unbabel 已收购语言服务提供商 Lingo24。据 Unbabel 首席执行官 Vasco Pedro 称,该交易于2021年12月16日完成。   Vasco Pedro 告诉Slator,这次收购将使 Unbabel "为客户体验提供更全面的多语言解决方案"。但 Vasco 拒绝对收购价格、估值、收入和交易的其他财务条款发表评论。   DEC 15, 2021 波兰 LSP Summa Linguae 收购比利时 Datamundi 2021年12月15日,波兰语言服务提供商 Summa Linguae 宣布收购比利时语言数据提供商 Datamundi。   Datamundi 向 NLP 系统建设者提供所有语言的语言数据,这些系统建设者使用这些数据来创建和加强其机器翻译(MT)引擎或优化搜索相关性。Datamundi的客户群集中在"FAMGA "——脸书、苹果、微软、谷歌和亚马逊。   DEC 14, 2021 本地化供应商 Lokalise B 轮融资5000万美元 2021年12月14日,翻译和本地化管理供应商 Lokalise 宣布其在B轮融资中筹集了5000万美元。该交易在几周前完成。本轮融资由 CRV 领投,Creandum 和Dawn Capital 以及现有投资者如 Chalfen Ventures、3VC、S16VC 和一些天使投资者跟投。   DEC 14, 2021 本地化服务提供商 Take 1 宣布收购 Verb8tm 2021年12月7日,本地化服务提供商 Tak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