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世界上那些童婚的国家

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国家都有法律明确规定具体的结婚年龄,而大多数这些国家,即便18岁以下也均可以结婚。事实上,根据皮尤研究中心针对美国国务院和联合国198个国家和地区一项新的数据分析,至少有117个国家(包括美国)允许童婚。 在许多国家,18岁从法定意义上标志着童年的结束,但结婚年龄并不总是与成年年龄相吻合——不管是以法定方式还是其他方式。表面上看,大多数国家(198个中的153个)要求想要结婚的人须为成年人(18岁或以上)。但是,同样是这些国家,对这种要求又存在某种豁免。例如,在澳大利亚,如果一个人年满18岁,他们的配偶却可以(经司法批准)只有16岁。甚至在许多其他国家,如伊拉克、牙买加和乌拉圭,只要父母同意,儿童便可以结婚。 调查中有五分之一左右的国家(38个),男女最低结婚年龄是不同的,例如,在孟加拉国,女性必须达到18岁,男性必须达到21岁才能结婚。在这38个国家中,有37个国家,女性的最低结婚年龄是二者之中较低的。(例外情况是莱索托,女性需要父母许可才能结婚,而且必须年满21岁。)  苏丹的性别差距则最大:女孩可以在10岁结婚,男孩则可以在15岁或者青春期结婚,即使没有父母或司法的许可。 一些国家则根据宗教信仰的不同对结婚年龄有不同的要求。例如,在菲律宾,除非是穆斯林,否则夫妇必须达到21岁才能不经许可结婚;穆斯林男孩可以在15岁结婚,穆斯林女孩则可以在青春期结婚。在坦桑尼亚,穆斯林和信仰印度教的女孩可以在12岁结婚,只要女孩在15岁之前不和男孩圆房。  超过两打的国家(27个)要求配偶中的一个或两个须年满18岁。这些国家中约有一半(27个国家中有14个)在亚太地区。例如,中国要求男性22岁女性20岁才可以结婚。在新加坡,21岁以下的男女想要结婚必须取得特别许可。 96%的国家有法律规定何时才可以合法结婚。只有6个国家——赤道几内亚、冈比亚、沙特阿拉伯、索马里、南苏丹和也门——没有规定最低结婚年龄。 在许多国家,即使那些允许未成年人结婚的国家,最低结婚年龄要求也往往被忽视。据联合国和国务院数据,儿童(包括刚过或未过青春期的儿童)往往被迫结婚。例如,在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马其顿和乌克兰,罗姆人社区的女孩往往还未到法定最低结婚年龄就出嫁了。在巴基斯坦,国务院指出,尽管有禁令,还是有许多儿童被强迫婚姻,一些还不满15岁。 关于皮尤:皮尤研究中心(...

俄罗斯人是如何洗钱的?

亚洲时报援引跨境调查组织“有组织犯罪和腐败报告项目”获得的信息报道,2011年到2014年期间,在一个被称为“国际洗钱机”的大规模犯罪活动中,200亿美元被转出俄罗斯。 据报道,中国最大的国有银行之一中国银行通过在中国大陆、香港和澳门的分行处理了洗钱总额中的7亿多美元,是卷入洗钱的大银行中处理金额第四大的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工商银行、交通银行以及农业银行也卷入洗钱。亚洲时报估计,中国这五家大银行处理的金额超过10亿美元。 “有组织犯罪和腐败报告项目”的调查显示,来自俄罗斯的200亿美元被转移到96个国家732家银行的5140个公司账户。 这是之前国际媒体报道过的俄罗斯洗钱丑闻。 推特上当时甚至锐推过这样一张洗钱流程图,它详细地分析了这些巨款是如何通过19家俄罗斯银行最终流向海外。

App推荐:Inoreader

大概是在2015年的时候,我曾经在朋友圈里写下这样一条状态: 将鲜果里所有的订阅转移到了微信公众号,Google Reader挂掉之后,RSS变得越来越小众了。 写这条状态的时候有一点失落。鲜果好像是在Google Reader于2013年7月彻底挂掉之后无可奈何的一种替代性选择。转移是因为彼时已经有越来越多的feeds无法抓取,因为墙的存在,或者作者转移平台的停更,或者一些其他的原因。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博主和媒体开始在微信这个平台上运作,官方一天一更的配额限制似乎也在某种程度上保证了生产内容的质量。 2015年,距离博客的诞生已经整整十五年过去了,距离中国大陆地区第一家提供微博服务的饭否的诞生,也有足足的七年。再往前去一年的2014年,便有人在知乎里问了那个被四十多万人浏览的热门的问题:新浪微博是怎么一步步衰退的?问题下面的一千八百多条评论里,各种唱衰的分析和回答如火如荼,不绝于耳。 仅仅三年不到的时光过去,我们最近又看到了新浪微博2017年的第一季度财报: 截至2017年3月31日,新浪微博月活跃用户达3.4亿,同比增长30%,其中,91%的用户都是通过手机访问。相比之下,Twitter月活用户约3.28亿,也就是说新浪微博超越Twitter成为全球用户规模最大的独立社交媒体公司。(中关村在线) 可以说这是一份出乎大多数人意料之外的“成绩单”。作为一个后来居上的模仿者,竟然在月活上超越了它的模仿对象(我似乎不太能够想象某一天人人网的月活会超越Facebook)。我感觉震惊的原因在于,自己上一次的微博更新还是五年以前。这中间虽然数度尝试过回去,却发现自己再也不是当初那个朋友们眼中的微博控了。 微博从2011年之后就开始变得极其无趣了,其中的原委不言而喻,大家心知肚明。即使是今天,它依然激起不了我的任何兴趣。早晨为了写这篇文章,又特意跑回去转了一圈,迪丽热巴的鞋子竟然上了热搜(什么鬼?),趋势上90%是关于明星和娱乐,热门里大多也是一些无关痛痒的社会新闻和心灵鸡汤。对了,还有满天飞的广告和推销。 你看,这不正是知乎“精英”们分析的微博江河日下的重要原因么,如同当初这个“高端”社区里在美国大选期间热捧特朗普的那批人一样,没人会想到,现实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变了脸色。所以身边的确是有一批人重新回去了微博,包括90后和00后新鲜血液的注入(早晨就看到了鹿晗的粉丝和迪丽热巴的...

公众对科学和健康的兴趣与性别、年龄和个性息息相关

总体而言,皮尤研究中心一个新的分析发现,37%的成人网民说“健康和医疗”是他们觉得最有趣的话题之一,而32%的人认为“科技”列于他们关注话题前三。但是,发现每个话题都特别有趣的人总的来说则是不同的公众主体。成人网民中同时认为“科技”和“健康和医疗”都特别有趣的只有11%。 女性对健康和医疗话题表达了特别的兴趣,而男性则更倾向于表达对科技的兴趣。大约一半的女性网民(52%)表示,健康和医疗是他们感兴趣的三大话题之一,而男性只有22%这样认为。说科技是他们感兴趣的三大话题之一的男性则是女性的两倍(43%的男性,22%的女性)。 当涉及到以下这些话题时,还有一些年龄上的分歧。年轻人(18岁至29岁)比老年人(50岁至64岁)更倾向于将科技列为特别关注的话题,而老年人则对健康和医疗更感兴趣。 大部分成人网民表达了对科技(58%)和健康与医疗(66%)话题的广泛兴趣;大约三分之一以上的成人网民将科技(32%)或健康和医疗(37%)列为特别关注的话题。 公众对科技、健康和其他话题的兴趣 大多数美国人对健康和医疗以及科技等话题表达了广泛的兴趣。七成成人(70%)说他们对健康和医疗感兴趣,比调查中提到的九个话题中的任何一个都要多。大部分人也表示他们对当地社区活动(61%)、科技(59%)以及政府和政治(58%)感兴趣。 大约一半的成年人(53%)表示宗教和灵性话题他们会感兴趣。少部分人表示娱乐和名人(46%)、体育(44%)、商业和金融(43%)、艺术和戏剧(41%)是他们感兴趣的话题。 对这些话题每个都表达兴趣的网民比率和在统计中报告这些兴趣的整体人群的比率相似。 网民最有可能将健康和医疗、政府和政治以及科技列为特别关注的话题。 大约37%的成人网民说健康和医疗是他们觉得最有趣的话题之一,32%的说科技是最有意思的。相似比率(36%)的人群表示他们对政府和政治最感兴趣。相比之下,较少的成年人对其他话题特别感兴趣,其中包括:宗教(28%)、体育(23%)、当地活动(22%)、商业和金融话题(16%)以及艺术和戏剧(14% )。 约有37%的美国人喜欢跟踪科技新闻。 整体来说,37%的美国人表示,他们“很”喜欢跟踪科技新闻(根据2014年8月15日至25日在电话中进行的一项独立的皮尤研究调查)。与2009年皮尤研究中心调查的数字大致相同(35%)。 按文化程度区分,对科技新闻的兴趣则...

春末的南方城市

每个月的十七号是我们的纪念日。算起从离开北京回武汉已经整整两周了。 回的那天你问我有什么特别的感受,我说只有这一次才像是回到了家。虽然当时从汉口站出来的时候,心里想着节约时间,于是没有去地下排队打车,而是直接上了地面,结果却半天拦不到车。穿着冬装拉着拉杆箱走在正午的大街上,竟然开始出汗了。 南方的春天好像来得早一些。 中国的城市和城市之间实际上并无大的区别,我们似乎有专门讨论过这个问题,讨论的结果便是,武汉和北京的区别可能只是房价和高级场所的消费差异。 只是在过了几次早,逛了几次街之后,发现应该在上面的结论里补上房租和热干面。 对了,还有武汉的公交站,那名字长到我都替当初录音的人感到辛苦。不过这好像恰恰暗示了江城的发展速度,从后湖坐公交车或者地铁到光谷广场花费的两小时足够从北京的南四环西路赶去首都机场了,再或者北京和天津的两个来回。 所以有人送了武汉的前市长阮成发外号:满城挖。 这是城市发展必须经历的阵痛,处处的工地和堵车也正印证了那句宣传slogan:Wuhan,Different Every Day。 有一晚我们坐805路回汉口,路过二桥,才发现武汉的夜景真的很美,那种感觉让人禁不住想象是站在外滩上看陆家嘴的惬意,江风徐徐。我说对面那些灯光那么美丽,却没有广告,简直浪费了。你说江面那么宽即使有广告也根本看不清。我恍然大悟。 这是长江和黄浦江的区别。 因此有人说,水是武汉的灵魂。但是除了江城这个称号之外,武汉其实亦有千湖之称的美称。 还是说说自己最近的状态吧。 一直在找工作,但是感觉不太顺利。想找到一份和自己的经验切合度高且薪资满意的工作似乎不太容易。当然还有时间和运气的问题。面试的时候每次都会被问到为什么要从北京回武汉。总会想起申请辞职那天领导在惊愕几秒后的话,我们每个人工作到最后不都是为了家庭。 也并不是灰心丧气,更像是你当初经历的那种状态。包括一五年春天刚回国的时候记得也是这样。 除此之外,好像全是开心的事,可以天天看见你,可以经常和叔叔阿姨一起吃饭,还有可爱的妞妞。甚至连回老家都方便了。 每到下午的时候,可以坐上35路,再转703路,然后骑上摩拜单车,穿越大半个城市去等你下班。 对公交车总有一种特别的情节。记得之前在微博上看过一条新闻,有老人因为太孤独就去公交车上坐一整天,简直是城市里孤独患者绝佳的避难所。 他说,武汉的公交车是不是太破了。因为微信语音聊天...

代码依赖症:算法时代的是与非

算法的目的在于优化一切。它们可以拯救生命,使事情化难为易,化繁为简。但专家们仍担心它们会被公司和政府过度使用,用以维持偏见,创造过滤泡泡,削减选择、创造力和意外的发现,并可能导致更严重的失业。 算法是用于解决问题或完成任务的指令。食谱即算法,数学方程式亦是算法。计算机代码同样是算法。互联网基于算法运行,所有在线搜索同样通过算法完成。算法告知电子邮件发去哪里。智能手机应用也不过是算法。计算机和视频游戏也是关于算法的故事。没有算法,在线约会、书籍推荐和旅行网站将无法运行。GPS定位系统通过算法告知人们如何从A点到达B点。人工智能(AI)虽然调皮,也是一种算法。人们在社交媒体上看到的东西通过算法得以展示。事实上,人们在网络上所看所做的一切都是算法的产物。人们在电子表格中对列进行排序时,算法也起了作用,而且当今大多数金融交易都是通过算法完成。算法帮助小工具响应语音命令,识别面部,排序照片,创造和驾驶汽车。黑客、网络攻击和加密、解码均利用算法。自我学习和自编程算法现在正在出现,所以未来很多的算法本身可能将由算法去写。 作为一种优雅且极其有用的工具,算法常常用于完成任务。他们经常扮演着隐形的角色,以不可思议的方式融入人们的生活。然而,有时创意良好的算法应用仍会导致意想不到的后果。最近的新闻涉及这些问题: 英镑在2016年10月7日几秒之内暴跌6.1%,部分是因为算法触发的货币交易。 微软的工程师去年春天创建了一个名为“Tay”的Twitter机器人,试图通过回应提示与千禧一代进行聊天,但仅仅几小时,它便口不择言,喷出种族主义,性别歧视,否认大屠杀的推文,只因基于算法,它是先“学习”别人发给它的推,再来响应别人。 Facebook试图创建一个功能,用以从网站上所有人的信息流中突出热门主题。以前,是由人工团队进行编辑,但争议很快便爆发,因有人指责该平台对保守派存在偏见。所以Facebook将工作交由算法完成,却发现算法根本无法辨别真假新闻。 Weapons of Math Destruction的作者Cathy O’Neil指出:大数据在增加不平等和威胁民主的同时,基于算法的预测分析更倾向于惩罚穷人,就以使用算法招聘作为一例。 善意的算法可能被恶意的使用者玩坏。2016年10月21日,黑客通过信息过载电路轰炸了互联网流量处理程序Dyn DNS,互联网减速迅速席卷美国东海岸,从此开启...

再见,北京

再一次被你拉黑。 有一点郁闷,但是想想你的女朋友们的男朋友们的待遇,我好像应该感觉庆幸。 但还是感觉像是被捂住了嘴巴,又像是突然间的溺水,自己犹如一个不会游泳的人,憋得要死。 当然,一切怪我。此刻我需要你,就像我需要氧气。 我们有过一个不成文的约定,我答应过你,每个月十七号会写一篇文章,关于你的,或者关于我的,或者关于一切。写完发到《有人带来了雪意和五点钟》,一个属于我们两个人的公众号。 十七是个特别的数字,这是你在《从海底出发》读书计划里的笔名,甚至我们当初打算建立公众号的时候,我们有考虑过要不要使用这个数字作为账号名称。 而更特别的,这是我们的纪念日,纪念有一年七月十七日,两个人终于走到了一起。 今天是二月十八号,所以各位大概能够想象,这已经是怎样一种灾难的后果,包括此刻我灾后无法重建的心情。我不害怕两个人枪林弹雨的争吵,我害怕没有硝烟的战争。 经久不发微博的你,发微博说:不再期待下一次旅行,因为要着手建立自己不舍逃离的生活。 我默默地打开VPN,默默地打开Insta,再默默地点开你的头像。 是的,没有拉黑,没有删除,因为你说过,你这个月的VPN流量早用完了。 我开始一张一张地浏览起你的照片来: 三天前你在我们新家拍的情人节我送你的蓝牙大熊睡枕; 半个月前在优衣库你坚持让我试一件我觉得很丑的衣服; 除夕的晚上大概是你和爸爸妈妈做的年味儿十足的翻角; 年前的某天你拍给我的可爱的无可救药的贝雷帽小视频; 你的相机形状的包包; 姐姐开业那天快乐的你,以及天马行空的糖马; 我从北京寄给你的蓝色耳机和明信片; 爸爸和妞妞在彩色的滑梯里玩耍; 而再往前,是长白山的小型机场,金色的夕阳里密密麻麻的白桦树,和被皑皑白雪覆盖的东北农家小屋。 到这里,像是一个断点,它隔开了欧洲和中国的两段生活。 那是十一月初的日子,冬天仿佛刚刚降临,一场短暂的旅行里出了无数的状况: 遗忘护照,机票改签故障,天池因大雪导致封山,哈尔冰的飞机延误,东北浓到使人无法呼吸的雾霾。 上帝好像是在故意考验人类,以此验证这两个人真的会从此幸福。 而这些快乐之外的意外片段,才使得那些短暂的记忆变得恒久,寒冷的冬天不再寒冷。 所以你在微博里说下一场旅行,想想那似乎已经变得遥远的长白山,他似乎还是翘首以盼,因为是和你。 至于不舍逃离的生活,他似乎更加期待,也是因为是和你。 即便是在申请辞职的前一刻,很久很久,那颗心也...

You are my way, my truth and my life

一个小时之前,和他一起在外面吃饭。北京的冬天在星期日的下午仿佛是最冷的时候。 吃饭的间隙同时在聊天,她说要在朋友圈公开PO自己在里斯本的照片。用作对我的“报复”。 我这个人又总是健忘的很,所以敲字的此时此刻,我真的已经全然忘记了她为什么要“报复”我。 爱是有私心的,所以下一秒我也像模像样地生气起来。而且危言耸听:“我生气的后果很严重的。” “怎么严重了?”“惹你你打我啊?”“快来吓吓我啊?”我得承认,我又一次败下阵来,而且有点狼狈。 “为了不让你难受,屏蔽了你。”朋友圈顿时像是落水的心,水平面只剩下一条灰色的线和一个孤独的点。 等我们各自穿上对方的外衣在“船上”谈笑风生的时候,天色不觉间已暗了下来,我又忘记了重要的事。damn it! 对了,那“船”已经在海上航行了十五个日日夜夜。从海底出发前,他们又兴奋又难过。几乎差一点失了眠。 等她问我是否到家的时候,我吓得赶紧抱起了我的小鱼。时间在暮色里跑得飞快。他没有意识到。 他用力地让大拇指在手机屏幕上向下滑动,海平面下,却什么也没有,连刚刚溺水的心也不见了。 我记起有天自己列备忘录的事情,所有关于你的。在那之前,他开玩笑建议她,最好出一本书。连书名都想好了。 “你简直就是一个辩论的高手!”“这不是辩论不辩论的问题,而是我就是真理的化身明白吗?” 突然想起「圣经」里的那句箴言: You are my way, my truth and my life. 简直就像一句情话了。

我失落了一只翅膀在非洲

我很少想起以前那些在非洲的日子。 最近的一次是某个睡意沉沉的下午,我坐在办公室里不知不觉地跑了神,大块的玻璃窗外是雾霾笼罩下的北京,这样氤氲般模糊的天气实在是越来越常见,偶尔有阳光明媚的时候,顺着窗户的方向,一路可以从南边的丰台望到东边的朝阳。我禁不住想,此刻的南半球应该已经是夏天了,蓝花楹在雨季里大概也开败了。而那些穿着制服的小孩子们呢,他们大概早在这紫色的花儿刚绽放的时候就开学了。 那是非洲的谚语:When jacaranda blooms, it’s the right time for kids to go to school. 之前是在看海明威的时候,短篇小说《乞力马扎罗的雪》,尽管这只是一个讲述了男主角如何活得不耐烦的故事,雪线上面对死亡的绝望依然让读者读起来如身临其境,弥留之际,救援的飞机姗姗来迟,哈利最终得以望见整个乞力马扎罗的山顶,但事实证明那却是一场梦,是死亡之前的回光返照。故事很短,情节简单,甚至有些让人失望,失望的是小说里大部门的回忆其实是发生在非洲之外的,除了那一头风干冻僵莫名其妙的豹子。当然这是意识流的写法。 再之前的记忆已经是一年以前的中秋夜,和好朋友一起喝完酒出来,北方深秋的夜晚,一轮皎洁的月亮挂在头顶,大约那是有风的深夜,月亮看起来又大又圆又明亮。有很多个时刻,同样的场景都曾在脑海里发生过,有时候是在梦里,有时候则是现实里,像是过去记忆的重演,而且忍不住一遍一遍去确认。我想那又是哪一年的中秋夜呢,也是这样大的可怕的月亮,望着望着,又像是回到了地球的另一端,以及那些月明星稀的日子。 很多年前的夏天,机缘巧合的原因买过一本盗版的三毛全集,她的笔下《撒哈拉的故事》里才真正有过非洲的真实面目。那面目不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意境,而是天高地阔,烈日风暴。取水困难,生活艰险。面对物质上的贫瘠与精神的孤寂,也只是因为她是三毛。书里记载的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故事,在网络和交通工具尚不如今天这般方便快捷的五十年前,那样自由不羁的故事和表达读起来又的确是充满异域风情的世外桃源。 直到有一年的春天,自己也鬼使神差地来到这一片热土,热土早已被追随淘金热的吃苦耐劳的中国人占领。深山里河流里日日夜夜响起了机器的轰鸣声,原始的大陆几乎让中非人民同时看到了希望。和十五世纪出海的欧洲探险家不同,殖民和野蛮的屠杀似乎早已被扫进了历史的尘埃,如今看到的却是两个大...

长白山的雪

在两个人走进一段关系的时间接近整整一年的时候,那是2013年7月,距离今天似乎已经远远超过了实际的三年之久,我差不多忘记了那个夏天,我们是因为什么事情各自推开了对方,回忆这种既看不见又摸不着的东西,隔了一段时空再往回看,一切都像失了焦的照片。 那个夏天,我在Twitter里写:还未拥抱,还未亲吻,还未一起牵手旅行。 谢天谢地,三年之后的冬天,我竟然捧着花儿徘徊在首都机场的到达出口,一遍一遍地预想着这将是怎样的面对。喜出望外的心情溢于言表,我想那一刻我一定早已开心得像个傻瓜。那种心情,直教人想起胡兰成在《民国女子》写他有一回和张爱玲见面后,去了朋友家里,朋友在打牌,他写道:“只觉坐立不安,心里满满的,想要啸歌,想要说话,连那电灯儿都要笑我的。”而我自己,大概早已快乐得忘记了周遭,路人如何看我,我是全然没有了意识。 微信群里,爸爸妈妈已经等不及了,这的确是隆重的一天,多年异国求学生活的圆满结束,彻底投入祖国和父母的怀抱,最重要的,我们多年异国恋情从这一天起划上句号。第一时间拍了照片,解父母的相思之苦,你笑着拒绝后又配合,我知道,这一刻,做父母的,远比恋人有更多的感情和牵挂在心里。 那是11月1日,按照阳历计算,也是自己的生日,有人说这一天是小光棍节,我却感觉像是过情人节一般。行李不少,打出租车,我坐前排,你坐后排。北京的空气还是像往常一样雾霾重重,交通依然拥堵不堪,司机甚至让我帮他在地图里看哪一段路没那么堵。下车的时候,和司机有小小的不愉快发生。但是一切真的非常好,污染的空气、拥堵的交通、操蛋的外地出租车司机,这一切都像是那最最愉快一天的插曲,让我今天回想起来,都成了美好时光的陪衬。而那之后的深夜海底捞,还有使你在夜晚的北京街头瑟瑟发抖的寒风,以及像随时会有鬼故事发生的住处,都早已成为了这美好一天的背景或是幕布。 翌日是计划已久的旅行。我们从前想着去秦皇岛,去看海,去看长城的东端,去看海子卧轨的故地。我没有告诉过你,与你去看山,还是看水,去天涯,还是海角,其实都有着同样的意义。那意义不在旅行,而在于两个人日日夜夜腻在一起。我能想到的最浪漫的事,不仅仅是陪你一起变老,而是具体到一日两人三餐四季。柴米油盐,人间烟火,细水流长。你曾经也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闹钟定在四点一刻,尚不太冷的冬天早晨,两个睡眠不足睡眼惺忪的人匆匆爬起,刷牙,洗脸,收拾行李,约滴滴司机,去机场的行...